第一十八回 特殊的岩石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已能从飞船上看到这颗地球般大小、总体呈橙黄色的星球,在其大气之中,还漂散着形态各异的云层与气旋。
“已抵达格利泽581c星外层空间,各小组注意,按照事前分配,请各小组展开活动。并注意安全!”
随着赵振华一声令下,各船便分散开来,朝着各自的预定区域飞去。赵振华也驾驶着021号探测飞船,机头向下一压,便一头钻进了c星的大气层,朝着北半球的中纬度区域飞去。
在许仲友将高空探测器放出之后,飞船继续降低高度,至到离地面一万五千米时,便开使沿着赤道以北两千五至三千公里的范围内,水平向前飞行。为了便是寻找合适的着陆点以及采样点。
俯看下去,只见这是一颗有着山脉、平原、盆地、等各种地形的星球。其在主星的阳光照射之下,呈现出的橙黄色,除去母星作为一颗红矮星,其光谱本身就偏红以外,主要还是在这颗星球之上,到处都遍布着沙漠与戈壁。
“那是什么?是这星球上的古河道吗?”
赵振华抬眼朝前方望去,只见在一片平原与丘陵之间,一道蜿蜒曲折的沟壑,自西向东,延伸出至少也当有两千多公里。而在这条沟壑的两旁,还不规则的分布着像叶脉一般的许多更小的沟壑,并都汇集到这条大的沟壑之中。
“这应该是条河流的遗迹吧!旁边那些应该是其支流。我们再往前看看!”
飞船继续朝前飞行,终于找到了这条沟壑的尽头。其尽头是一大片低于之前地面,但并不算平整的洼地,根据之前太空中扫描出的数据来看,这一大片地洼区域至少也有上千万平方公里。
“这里以前应该是一片海洋或是一个巨大的湖泊吧?”赵振华看着下方说道。
“是啊!从地形结构上看,应该是这样。我看要不咱们就在这条沟壑的汇入口那里着陆吧!”许仲友提议道。
赵振华看了看,他说的这片区域也算比较平整,非常适合巡弋机器人工作。于是点点头道:“好!就在这里开展首次采样!”
飞船呼啸着朝着他们的目标区域飞去,在扬起一大片沙尘之后,飞船稳稳的着陆在了这条沟壑与洼地的汇入口约十几公里的地方。
飞船后部的气密舱门缓缓的打开后,那台许仲友已设置好任务参数命令的巡弋机器人,缓缓的从飞船里驶了出来,并将按照规定的指令,自主决策探索以及土壤,岩石的采样工作。有了这种更加智能的机器人,也让许仲友的工作轻松了许多,不再像以前那般繁琐了。
放眼望去,飞船外边是一望无际的漫漫黄沙。巡弋机器驶过的后边留下一条长长且清晰的履带痕迹。几公里外,那条有两三公里宽的沟壑,就如同沙漠里干枯的河床一般,静静的躺在那里。
这一切,就好像是在地球上的某处沙漠之中一般,一时间竟然让他俩都产了一种仿佛回到了地球般的错觉。
“这里有河床的遗迹,那边的洼地也当是以前的海洋或巨型湖泊!说明很久以前,这也应当是一颗有海洋有河流的星球,也许还出现过生命。但是现在的这环境已不适合生命生存了!”许仲友望着外边叹道。
赵振华听后也感叹道:“是啊!谁知道我们的地球,以后会不会也是这样的结局呢?不过至于这些沟壑、洼地是否就是以前的河流笔海盆,这还只是咱们的猜测。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而且就算是有了这些,也只是具备了诞生生命的条件,是否能产生生命,还需要很多的条件甚至是巧合。而要进化出具有智慧的文明出来,那可就更难啦!”
“是啊!像咱们的地球,诞生三十多亿年了。以现在的考证来看,这样的环境应该是在地球形成不到十亿年就有了,而最原始的生命,也是在二十亿年前便诞生了。至到一万年前,才孕育出了人类文明。甚至还有很多人认为,诞生生命相对容易,可能进化出文明,这就得需要巧合了!也不知这颗星球的历史又会是怎样的呢?”
赵振华笑道:“或许经过我们这一次的探索,能找到一些初步的答案吧!不过现在大家的希望都集中在d星和g星上边。咱们这里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现。”
两人聊天之际,巡弋机器人已驶出了他们的视线之外,许仲友此时也只能通过机器人传回来的画面与数据来了解他的工作情况了。
由于这是巡弋机器人第一次投入实用,所以在聊天之际,他也一直在关注着机器人的工作情况。
此时的机器人已完成了附近表层土壤的采样,并且开始在离飞船约三公里处开始钻取岩层样品。
由于巡弋机器人的体形比原来的钻探机器人更大,因而其上边所携带的钻探设备也更大更完善一些。以前的钻探机器人,只能对钻深二十来米左右的岩层进行采样。而现在这款巡弋机器人,可以对五十米内,任意深度的岩层进行钻探,取样。这便能够获得更完整的行星表层数据。
许仲友忽然从机器人传回的地下岩层扫描图中发现了异样,他立即下达指达,让机器停止了钻探。并朝赵振华说道:“老赵!你快看看,这是什么?”
赵振华忙切换显示图一看,这是机器人在其正下方钻探过程中,通过振动回波,对方圆五十米以内的地下岩层通过计算所模拟出的三维图像。
从图像上看,在机器人下方约三十六七米至四十来米的范围内,地下出现了一排有规的长方形条状结构的岩层。这些长方形的条状岩石,长度约2。5米、宽和高基本相等,都是0。6米。最让人不解的是,这些条状岩石虽然其中也有些错位,但基本都是按同一顺序排列的。而且每一块,虽有的有断裂和破损,却基本相同。
“这……这怎么会这样呢?这不像是自然形成的吧?”赵振华也有些吃惊的问道。
许仲友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他也茫然的摇了摇头:“不知道啊!要不我让机器再依次对附近区域都看一看?”
“嗯!我看行,也不知道只是这一点,还是附近都有这种岩石。”
随后机器便按照许仲友下达的新指令,在离刚才探测范围半径相邻的另一半径中心开始再次的钻探,特别是对岩层结构的扫描图进行拼结。
随着机器几次钻探扫描的图像拼结起来,这让他们二人更是吃惊不小!
从机器传回的三张直径五十米的岩层图像来看,这是一条南北走向,宽度约五米,厚度达到六七米的同一规格的长条形岩石带!而且从图像来看,这应该仅是一部份,这条特殊的岩石带究竟有多长,以一台巡弋机器的速度,那需要大量的时间才能窥知一二。
“这究竟是什么啊?这根本不像自然形成的啊!”
听许仲友说完,赵振华也忙问道:“那你看看这些石头钻取的样品来看,都是属于什么材质啊?”
许仲友连忙查看了一下数据后道:“从成份来看,这些岩石应该是属于花岗岩!可这样特殊的花岗岩,不太可能是自然形成的吧!这太像是人工打造堆砌起来的啊!”
许仲友想了想又问道:“现在怎么办?继续让机器这样取样扫描吗?”
赵振华想了想说道:“以一台机器人的工作速度太慢了!看来我们得寻求支援了,你先继续,我马上将此发现汇报给指挥部!”
于是他立即将采样的初检数据,以及这三张拼接起来的扫描图发回了指挥部,并且请求暂停其余几个小组的探测工作,让他们都到这里来。这样便可集中五台巡弋机器同时探测,或许能有更多的发现。
指挥部收到他发来的消息后,也是大为吃惊。本来,从他们传回的初使数据中,这颗和早期地球极为相似的星球,便已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现在赵振华他们发现疑似人造物体的发现,更是让他们吃惊不小!不过其作两个大队对格利泽581d星和g星的探测也正刚刚展开,现在还不能把他们都抽调回来。
于是指挥立即直接下令,让探测二大队的022、023、024、026四艘探测飞船,立即停止当前的任务,全速赶往赵振华021所在位置,听候他的安排!
接到命令的这四组人员心中也是一惊,但随即便反应过来。这肯定是老赵那边有了什么新的发现了,否则不会让他们停下应有的任务立即赶过去的。于是他们纷纷回收机器人,然后紧急升,并将高空探测器也一并收回,然后开足马力,直入太空。朝着赵振华所在的坐标全速飞去。
由于他们之间的距离少则数千公里,多则上万公里。因而所有的飞船都是先直接飞出大气层,然后从外太空以高速飞抵坐标点附近,然后再减速进入。这样在太空中没有空气的阻力和**,才能达到高速飞行的效果。
大约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五艘探测飞船均已经赶到了指定的区域着陆。看着不远处,数艘飞船停成一排,而此时赵振华他们的巡弋机器人又已完成了第五次的岩层扫描工作。从拼结出来的图像来看,与之前的三张一样,都是这种材质和结构的长条状岩层,一直向南北两端延伸。
赵振华将图像和数据都发给他们之后,立即进行了分工。这样五台机器人将可以同时分段进行,而且并且取消了采样任务,而主要是对地下这条特殊的岩石带进行扫描,这样便能将工作速度提高两倍以上!
